请问43 复进弹簧有寿命一说吗?最近打出现了抽壳问题,会是弹簧导致的吗?还是要擦枪了……
glock 的recoil spring,大多数建议5000-10000更换。
我自己在一个oem spring上打了7000多,暂没有更换的想法。
刚才计算了下,,,也许更多,还没感到弹簧力度降低。。。compare to 另一个oem弹簧。
我应该没有到5000,subcompact 会更少点?再打打看,今天比赛用43x malfunction太郁闷了,先换个KAGWERKS slide lock.
格牢靠的armorer’s class没有教过复进簧多少发就得换,官方的说明书上也没有,所以复进簧的更换就是看自己的需要了。对striker-fired的枪来说,复进簧的力量至少要能够克服striker spring的力量,让套筒完全复位,所以下面这个测试是我们常用的:
检查枪是安全的以后,扣扳机打空枪,击发以后食指不要放松,保持紧压在扳机上的状态。这时候把枪口冲上,把套筒拉到头然后慢慢的让套筒复位。这时候就是worst case scenario,套筒复位时striker的弹簧完全压缩,而且复进簧还要克服套筒本身的重量。如果套筒走到最后一两毫米走不动了,得用手往上推一下才能复位,这复进簧就该换了。。。
分享一个困扰我超过1年的问题。
我用的glock 34 原厂slide,第三方 14lb recoil spring,打idpa的co组,用的mag是glock原厂10发弹匣。使用子弹为复装的147gr,coated的FP弹头,厂家为blue bullets。子弹oal在1.120左右。
故障表现为:如果mag中有9-10发,或者10+1时候,接近100%的几率,无法正常上膛,slide无法自动回到位,需要用手推一下。如果弹匣中子弹少于7发,则无故障。如果换成原厂17lb spring,大概30%故障率。
解决措施:
1、用原厂17 lb recoil spring。
2、裁剪/更换,mag弹匣弹簧。
3、缩小子弹oal。
4、换成147 rn。。。。
5、换成另外一个更光滑的coated弹头。
是否完全解决问题,还有待验证。
多谢分享,我也回想了一下,似乎这次问题也是在我调整了reloading die 之后发生的,装了一批蛋长度到了1.09.
刚刚调整到1.1 再装一批试试。
变量太多,靶场太远。
求Zaffiri Slide使用心得
汇总下:
1、外观无感,这是个人评价。
2、表面涂层一般,不如原厂,轻度使用很多地方已经磨出金属底。
3、操作,前面减重切出来的纹路有利撸枪。
4、减重,slide轻,打起来有感觉,上跳略轻。
5、高铁喵,配合holosun的缺口,与实际impact点,7 yards有上下1寸差距,有用,价值有限。
6、slide与原厂枪身配合有摩擦感,不滑顺。
7、slide套件带的金属recoil rod是垃圾,材质单薄,几百发就坏了。
8、optics切口那里漏胶问题,需要注意下。
9、slide与枪管配合紧,比原厂slide准。
10、价格一套500多,如果买gen3 oem slide和套件,再去切削optics,两个差不多cost。
结论,不会用严肃场合,由于第六点,不会再买。
感谢,是冲着外观,但希望实用性不要太差
排开外观不说,Zaffiri品控还是太差了,拿来当range toy还可以,压根没法拿来比赛或者防卫用 更谈不上实用性。
如果说既要外观要又不想牺牲可靠性,买个原厂的slide送去第三方雕刻就行
现在gen5原厂的glock其实只需要换个minus connector,然后扣个1500-2000发就很顺滑了。磨合过的glock slide不要太丝滑
如果你手里有原厂slide,那么找个靠谱枪匠切红点,顺便做些减重是最好选择。
Zaffir可以打比赛,比赛的不用太可靠。
另外zaffiri slide是真准。
昨天去给红点做了下归零,zaffirri能达到10发,2.5-3inches的grouping,还是很满意的。原厂slide,大概在3-3.5inches grouping,差距挺明显的。
当然原厂精度再差,打比赛或者自卫都够了。
昨天去给红点做了下归零,zaffirri能达到10发,2.5-3inches的grouping,还是很满意的。原厂slide,大概在3-3.5inches grouping,差距挺明显的。
This is completely biased data.
如果我默认你是10yd归零的红点,zaffri和原厂的精度差距达到了惊人的1inch,那只能是人为操作的问题
我一般在25yards…手枪,特别是比赛用的25比较好。
弹头的crimp变了,感觉弹着有些偏。
感谢!已有原厂G34,考虑Zaffiri就是Range Toy,试试Ported Barrel,现在就是G34和17L两者中选一
最近一方面想着给AR15减肥,一方面想着给Glock34增重,都是折腾。
请问各位前辈给格劳克增重有啥心得没有?我看看网上的主要路数
1) Brass Magwell/ Stainless Steel Magwell ~5oz
2) Brass Magzine extension ~5oz
3) Brass/Tungsten Grip Insert. ~3-5oz
4) 枪灯+把电池换成Tungsten Weight.~5oz
一番折腾也没有办法和 Sig P320 XFive Legion 43.5oz, CZ Shadow 2 46.5oz 的出厂设置比啊。
除了你说的办法还可以
1,把glock下半身换成钢制。
2,在Glock grip外增加重金属贴片,让grip从上到下逐渐增厚,据说t 10-4的duke这么玩过。。。。佩服的。
但Glock 有必要这么玩吗。。。。
另外前几天看到一个uspsa b 在用glock34打limited optics,加了comp,用zp的slide,holosun 507c的红点,tti的magwell, 扳机好像是Timmy,其他没了。
关键还是人。
Limited Optics是不是不让上compensator? 有了compensator 就只有去open了?主要是我装了compensator 嫌拆下来麻烦, 倒是不介意去open。
握把除了贴防滑贴外还可以再贴tungsten 小片片? 这个不算改变grip的profile吗?
当初Glock的出世的最大卖点不就是大量使用塑料减轻质量重量吗,我这里又开历史的倒车了。
我看了下那哥们的记录,你是对的,open b,不是limited optics。。。。
even 更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