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ck改造,使用体验,坑初步填完,后面有更多体会再补充

哈哈我是在问楼主(和其他红点owner)拿手擦会不会把红点搞坏了,比如磨花了玻璃红点没法显示了什么的。。。 :smile:

这看对方是不是好说话,遇到好说话的,让人等等,找个眼镜布来擦就不怕磨花了 :face_with_hand_over_mouth:

手擦影响不了镜片,我的508T已经镜片小花了,但也是在背光情况下仔细看才能发现有划痕。
葫芦孙的做工相当可以。

你在非洲吧?其实不是怕擦花了镜头。很冷的枪拿进室内后红点镜片上会起雾,是温差造成的,擦干净了过一会又会起雾,所以还得反复擦…

红点起雾后还能看见红点吗?如果还能看见红点,只是玻璃模糊的话实际上不太影响瞄准。

练习拔枪时可以把红点前边遮住,只要枪的指向差得不太多,还是可以用红点瞄准。睁着双眼瞄准的话,大脑会把前景填补进去。

可以看见的。

其实打的熟 靠指向打就够了,绝大多数场景。

红点使用的门槛是能否 拿起枪 立刻能看到红点。

可以自测,比如闭着眼睛举枪,然后再睁眼,看是否可以看到红点。或者降低要求,每次推枪动作(0.3s内)结束能否不调整 就看到红点。

具备上面的能力,需要一定的练习量。特别是rmr 或者407k这种小窗,其实挺难的。

具备上面的能力,靠指向打几米的目标不会有问题。

看情况(枪有多冷以及室内的湿度有多大),严重时红点完全看不见。

可以这样做,但那种情况下需要封闭式红点。这是为什么现在holosun的EPS carry卖得很火啊。

我考虑过是不是升级到EPS carry,后来想想算了,大不了天气很冷时把铁瞄换上(换一个slide)。

这是另一篇关于封闭红点的文章,转载于此,仅供各位参考,防止被误导。

关于起雾问题,我个人如此看:
1、雨水和温差带来的窗口镜片模糊问题,对于来自东北的我,完全不陌生,用手一摸的问题,况且靠指向也能打。
2、真正的问题在于雨水,或者雾气凝结于激光的发射窗口,特别是雾气,这个没法用手擦。rmr有防雨水的结构,但不能防冷凝的雾。
3、508 509 系列,我看了下说明文档,内部充干燥氮气,可以解决内部冷凝起雾的问题。

所以如果工作在温差极大,或者雨水较多的地方,我会选择上封闭型红点,而不是放弃唾手可得的战术优势。

如果是P365这样的CCW小枪,想上封闭式红点,要用EPS carry,不能用509T。EPS carry现在这么火,就是因为它是市场上唯一一个可以在小枪上用的封闭式红点(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起雾时用手擦红点,我觉得在CCW枪上不是一个选择。靶场里可以这样做,CCW时遇到情况了拨枪,还真的能有时间先擦一下红点再瞄准吗,而且还得反复擦。封闭式红点,就算起雾很重时也是可用的(极特殊的情况除外)。

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后面准备研究p320x5 legion或者双排1911了。

setup
1)原厂glock34枪身,切slide,配sig r3max红点。
————ZP家的三方slide用起来并不好,不顺滑,而且跟三方的recoil spring rod+spring配合有问题,偶尔卡死。
2)fire pin spring,fire pin,枪管,plug,原厂。
3)recoil spring 换13lb,手切magzine弹簧,适应147 FP弹头。
————如果原厂17lb recoil spring,则不需要调整magzine的弹簧,147FP也能吃。
4)扳机组换timmey。
————performance trigger也是个好选择。未作其他打磨和微调。
5)connector,plug spring,更换为TTI gm套件
6)无magwell。
7)sure fire X300配重。
8)grip覆盖自制滑板贴。

扳机重,2.3lb,精度,配流水线复装弹,25yard,3inches grouping。
uspsa CO合规,加magwell,IDPA CO合规。

改造过程中,所有的故障都来源于recoil spring太弱,mag spring太硬导致第一发147FP无法上弹成功。

打起来就是标准glock,比shadow/sp01,比p320x5 legion,比1911都差。如果不加配重,调整枪身重量和重心,也就这样了。

当然,slide可以换三方或者切削减重,感觉意义很有限。
扳机组可以选TTI或者ZEV的,配合fire pin和frie pin spring等等调整,也可以做出3lb的扳机重,但对成绩影响不大。

:crazy_face:

这么多年了我给原厂glock唯一做的升级是装了个快慢机

下图三个glock recoiil rod:


1、最左侧来自,Zaffiri Precision complete upper 套件,已经损坏,前后不超过1000发实弹。仔细看rod后端的钢制底板比较薄,已经出现形变。形变对手感有一定影响,但还不影响打响。
2、中间是glock oem,至少打了6000-7000实弹,看起来没什么变化。
3、右侧是定制的金属rod,比较厚,也许可以一直撑下去。

再次吐槽glock 三方配件不靠谱,比如 Zaffiri Precision,看着漂亮,用起来难受。

1 个赞

这个复进簧导杆的头,使用的时候是顶在枪身上的部位,在开枪时这里承受套筒对枪身的撞击,所以这个位置应该有塑料来做(不全是塑料,把这个头的金属做成很薄,然后加个塑料垫圈),这样塑料就成了shock absorber,是个牺牲部件,保护枪身和套筒更长寿。格牢靠的设计其实拿枪身来做这个减震器,觉得尼龙枪身会变形,弹性好,不需要额外的。。。

所以这个ZP的头变形应该可以说是worked as intended,吸收了撞击牺牲了自己保护了枪。至于说这个变形是不是发生的太早,这个可以见仁见智:有可能是金属选的太软,或者使用的弹药过猛,抑或是复进簧被更换成力量太低的,导致套筒后座速度过快等等。 这些是需要楼主更多反馈的。总之导杆头变形对枪来说是好事,对你的钱包来说是另一回事了。。。 :face_with_hand_over_mouth:

glock gen 3的rod和弹簧是一体的,应该5000,10000发更换。

但glock oem的弹簧是17lb,很多人会把这个spring换成11-14lb的轻弹簧,所以原厂oem用个2万发,估计也能正常循环。

但上面zp这个rod,纯粹就是材料太薄,加上虽然实弹不多,但干火一样消耗材料寿命,所以很利索的就金属疲劳了。仔细看可以明显看到受力变形产生的裂痕。比较其他第三方的金属rod,或者出场oem,都要厚实很多。

我会给换成19磅的。。。 :face_with_hand_over_mouth:

我所有的格劳靠都是用Wolff的金属导杆,复进簧都是Wolff的+2 增重版(除了G29)。 G29的原厂复进簧也是17磅,我给改成21磅的,加了4磅。 我希望我的枪身可以寿命更长,而靠减弱复进簧力度来加快射速,是我从来都不追求的,所以对我来说无所谓。。。 :face_with_hand_over_mouth:

我新枪时就换了钛金属的,四十多块钱,不锈钢的二十左右,收到时也分不清是钛还是不锈钢,似乎轻一点,至少打了大几千发还没有什么问题


更换了grip上的手胶,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剪底部,适应magwell,此外改为逆时针包grip,右手手指不会顶开手胶。除了废手没有什么缺点了。

准备进一把靶场玩具,一直在Glock 34 Gen5, Walther PDP Pro SD, Canik SFX Rival这三把间犹豫彷徨,上周本地BassPro搬迁,店里的一些存货甩卖,看到一把 Glock 34 Gen5 价格便宜于是遵循选择困难的时候就都买的原则先进了。 Glock 34 Gen5的 recoil spring 是Dual Recoil Spring Assembly,不知道有没有前辈换过这种的弹簧,可否不吝赐教,谢谢
GLOCK OEM GEN 5 G17, G34 GUIDE ROD, 33786

好像Glock 19 Gen4也是这种双弹簧的设计,但是 guide rod 长度不一样。 网上我只能找到同样双弹簧 stainless/Tungsten guide rod,但都是只配17磅的弹簧,没有其它比如13、15磅的。

[TUNGSTEN GUIDE ROD FOR GLOCK GEN5]
(Tungsten Guide Rod for Glock Gen5 | Best Glock Accessories | GlockStore.com)

虽然可以用以前的单弹簧加个adaptor, 但还是想找个双弹簧的。不知道有人换过这种的吗?这两根弹簧怎么拆下来?

这家DPM MRS-A FOR GLOCK 17-22-31-34-35-37 GEN5是找到的唯一家能调磅数但他家是用了三根弹簧。
https://www.dpmsystems.com/en-gb/dpm-mechanical-recoil-system-for-glock-17-22-31-34-35-37-gen-5-adjustable-9-user-settings-boss

DPM Mechanical Recol Gen 5 Captured Version Reduction System MS-GLG5

大部分配件可以先在这里找下。。。。

我看到他们好像提供了一些转换套件。

但我没用过gen5,不敢瞎说。

我的G43在用DPM的复进簧,这是我找到的唯一一个金属导杆又和原厂setup差不多的,只不过价钱小贵。用到现在跟原厂没什么区别。。。 :face_with_hand_over_mo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