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更新】Glock 40 MOS 10mm 户外运动高威力防身手枪:旅游携带载具,拔枪试射视频,以及子弹兼容原理

旧站几年前发过一些此枪的内容,趁放假全线搬运更新。

相关链接:

近年来户外防身手枪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是从大口径左轮逐渐转向10mm半自动手枪。虽然10mm单发威力比较低,只有和357Mag左轮弹类似的穿透效果,但是随着现代手枪射击技术的发展,大家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对于自卫,单发子弹的威力并不是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因为自卫和打猎不一样:

  • 打猎是瞄准了狙击,追求精细瞄准,精确射击,可以不惜蹲守数天寻找最佳时机,一发“人道”搞定,单发威力越大越好,打完了枪震到天上也没事。
  • 自卫的需求是在遭遇的情况下被动反应,也不能保证100%打中,一般要求在不超过几秒钟的,有限的时间窗口内,打尽可能多的子弹上靶以追求最大的自卫效果。这时候“一秒打五发”和“两秒打一发”就是10倍的射速区别了。

综合考虑起来,有射速,准确度,弹容量,和换弹匣/弹仓速度的区别。这时候,后座力相对更可控,更容易打准的10mm半自动手枪,有效连续上靶射速远高于大左轮,还能用容量高达15-20发的快速可换的弹匣,就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

为什么这么明显的事,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被大多数人接受呢?因为10mm是一个近代才出现的概念,当年FBI试图选择该口径的时候,可靠的10mm枪型还很少,不是一个靠谱选择。但后来随着Glock 20这样的枪出现,10mm的枪逐渐趋于成熟。而Glock近年来推出的光瞄Glock 40 MOS,则把10mm的友好程度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程度,因为Glock 40真的很软很好打。我只能以我的经验说,能打惯Glock 19的人,这个玩意直接上手就可以很有效,基本不用刻意去练。所有的操作,习惯和肌肉记忆都是一致的,举起来就能用。

所以我终于下定决心,来了个劲大的户外自卫方案:一个非常,非常大的Glock。(好像没有比这更大的Glock了)

原厂的扳机是偏重的,但是打这个枪你一定会尽全力去把枪握紧,主要考虑是对抗后座力。实际打的时候,扳机力的那一点区别,感觉不出来,所以我不会去进一步改这个枪的扳机,而是保持原厂配置。

3 个赞

这枪很大,而且我为了追求更高的威力,还专门升级了7英寸加长枪管。根据我的测速结果,10mm加一寸枪管的性能有明显提升,可以更充分发挥10mm的高威力。下面视频里有测速数据,子弹动能达到了962FPE的级别,已经相当于11.5寸枪管5.56,或者7寸枪管300BLK的动能。

这个巨型手枪,怎么带,怎么打,需要考虑一下。我首先是进了一个胸挂的枪套(Chest holster)

这里是以前拍的靶场试射视频,里面有胸挂枪套的演示:

后来我还专门研究了一下和Glock 19,Glock 34的射击表现性能差距,实际打起来不算难用。

后来我就带着这把枪出去了,各种户外徒步登山野营之类的活动我都可以贴身挂在胸上。为什么非要带在胸上呢?因为这个位置和背包的腰带不冲突。理论上说捆大腿上也可以,但是对枪的控制程度,不如在胸部安全而稳定。

但是很快发现了几个问题,一是很多情况下Chest Holster意味着Open Carry,虽然这事我干的也不少,但不是所有时间所有场合都是最合适的,有的时候需要穿脱衣服罩一下,相对的不方便。

所以我转向了另一种载具:胸挂包,英文一般叫做"Kit Bag",虽然大家一看都知道你是个装备党,里面可能有枪,但怎么也算是CCW了,至少表面上做到了一定的遮掩,实际进出各种场合还是方便多了。

这种包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好用了,作为一个器材党你会想把所有装备都塞进去,比如晚上有事了完全可以先用3000流明的手电讲道理。但很快就会变重,所以也不能带太多了。

这种包我试过amazon上的国产便宜包,后来还是选择了美国的Hill People Gear,因为后者有一款的尺寸简直是给我这个加长枪管的glock量身定做一样,拔枪还快。

胸包的拔枪速度怎么样呢?好好练练其实是可以挺快的,和街上最快的AIWB拔枪装备不能比,但不会比大多人用的需要掀衣服的三点钟CCW方式慢。

拍了个视频看看,双手从护在胸前的防卫姿势开始,撕开胸包拔枪射击:

其实视频里一下就看出来了,这个装备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拔枪速度,而是从包里翻出备用弹匣得花好长时间,要对非常慢的reload速度有心理准备,子弹快打完了就赶紧跑吧。

但是总的来说,这套装备出门玩用来防身,还是非常实用的。我夏天去了阿拉斯加,胸前带枪完全不影响汽车座椅的安全带,可以做到从早到晚,在任何合法场合,低调无障碍的带一个威力特别大的防熊枪。

这东西真会用到吗?

有一次在Ankorage的加油站,晚上开着房车加油,一个homeless向我走过来要钱,几十米外我就注意到他了。拉开拉链,手按在已经上膛的打熊手枪上面(此时仍算隐藏,别人看不见枪,没任何"brandishing"嫌疑),跟他说,我没钱,大晚上的,不要过来啦。其实我担心的更多是他的安全,毕竟是防熊的东西,里面压满了16发,包里还有个20发的备用弹匣,真用到人身上不一定安全呀。

回家以后不久,新闻上就发现我前几天走过的一条trail出现了熊攻击人事件。很庆幸这事我没碰上。碰上了我估计也早带着家人躲得远远的了。

这可能就是“自卫”最大的悖论:准备越充分,你越没机会用上这些东西。但是这不就是我想追求的最好结果吗 :laughing:

5 个赞

【再搬运一个旧帖:用10mm glock打40sw的知识点】

10mm glock除了打10mm AUTO子弹,一般也可以打40SW用来练习。

以前的帖子里有人提到10mm glock打40sw弹因为“headspace"不对,感觉不安全。所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headspace的安全问题。

首先介绍一下背景,10mm glock打40sw练习弹不是我发明的,很多人都这样搞,TTAG上还有个人很激动的发了一篇长帖探讨,说打了几万发都没事,想找一些理论来解释:

遗憾的是,这个作者知识有限,连headspace的基本原理都没有搞懂,弄不清楚什么是"excessive headspace",概念完全搞反了。所以其实是在这个问题上起到了进一步的胡搅蛮缠的作用。虽然他的结论我是支持的,但是这个文章可以说“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那啥一样的队友”。。。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对手枪弹和步枪弹的原理都有深入的了解。下面我来详细研究一下,为什么我认为10mm glock打40sw弹是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以下内容假设读者对headspace以及手枪步枪弹的复装原理有所了解,并且自己实践过,不然比较难以读懂。


首先来说一下“危险”来自于哪里。40SW进10mm枪膛,会导致"excessive headspace",这两个词在步枪里面是非常危险的,一般来说,"excessive headspace"可能导致弹壳严重变形甚至破裂解体,导致“炸膛”,枪毁人亡都不是开玩笑,所以一般凡是有点枪械知识的人,对这件事看起来都会觉得比较害怕,如果不害怕说明懂的知识太少。

那为什么我还说这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呢?这就要看"excessive headspace"导致弹壳严重变形甚至断裂的原理。

在有瓶颈的步枪弹壳上(典型如223 REM / 308 WIN),因为脖子有缩口,开枪的时候弹壳其实是向前后两个方向膨胀。如果你复装就知道,打一次弹壳就会被拉长不少,整个弹壳会膨胀拉长到枪膛的实际尺寸,再打就会headspace过低甚至是negative headspace(强行大力关栓压缩弹壳可以做到),所以全长整形复装的时候要做"trimming",把弹壳整形到合适的headspace,再剪掉被拉长多余的部分。这样做很多次以后,弹壳剪掉的材料越来越多,越拉越薄,直到强度达到下限,开枪会导致"case head separation"断裂甚至炸膛。玩到这个地步说明这个弹壳复装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省钱不要命。

如果枪膛很长,或者子弹很短,那么这种"excessive headspace"就会导致弹壳每次大幅度的膨胀拉伸,很容易就把弹壳打到上面所说的断裂的效果了。所以脖子有缩口的步枪口径上,装枪装弹一定要测量headspace,剩余的headspace一定不能太大,不然这个枪就和炸弹一样危险。

有人又要问了,"excessive headspace"竟然那么危险!那为什么你还敢在10mm Glock上玩这个呢?

这就要说到直筒手枪弹的原理,比如9x19, 45ACP, 40SW, 10mm AUTO,和上面所说的步枪完全是两回事。首先,它没有缩口的脖子,所谓"headspace"就是弹壳前方顶进枪膛里面的一圈定位的印记而已。在很多手枪里,弹壳在射击的时候并不是靠枪膛里弹壳口定位,而是靠extractor把弹壳往回拉着定位在底端的breech face上。开枪的时候,弹壳会向四周膨胀,但是因为没有缩口,弹壳不会在前端受到向前的力,所以弹壳根本就不会往前膨胀作出“充满枪膛”的效果,最多是压力超高的时候侧面粘住膛,往后膨胀被顶在breech face上。

有人要问了:你怎么知道?答案很简单,你拿卡尺去监测多次复装的直筒9mm手枪弹壳,会发现它实际变短了(因为只向四周膨胀),而不是像223步枪弹一样变长了还需要剪短(前后四周都膨胀)。步枪弹壳越打越长,手枪弹壳越打越短 ,是一个用心复装的人都会发现的客观现象,也就是这里的本质区别。

所以,如果你的手枪原理是子弹由extractor定位在breech face上,那么它实际射击的工况,和左轮是一样的,弹壳根本就不会向前膨胀,headspace不管是0.1mm还是1CM,对于弹壳本身是毫无区别的,弹壳在最前端没有向前的受力点,没法向前面多余的空间里膨胀,也就没有步枪上"excessive headspace"导致前后双向拉伸断裂的危险。当然手枪也可以裂壳炸膛,一般是压力过高,或者枪管尺寸过于宽松或者feed ramp附近有缺口,支撑不够,再加上某些blowback枪上快速暴力抽壳等等,但是和缩口步枪弹的原理是两回事。

当然用10mm Glock打40sw,用9x19 glock打380ACP,除了headspace安全考虑,还有其它考虑:

一,供弹可靠性。这样打要想可靠,每一发供弹的时候,extractor必须像栓动步枪里面”Controlled Round Feeding/CRF"一样运作,也就是套住子弹以后再往前送。如果extractor没有可靠的套住子弹,那么供弹就会失败,40SW弹会被推进10mm很深的弹膛,无法让extractor再次靠暴力套进弹壳。但这个时候结果只是无法击发,仍然是安全的,因为撞针的突出量很有限,根本就打不响。

二,循环可靠性。有的很弱的40SW弹,无法可靠的循环10mm枪,就像380ACP也难以循环9x19枪一样。所以你要想这样玩,不能用最弱的40SW。一般来说市面上那些比较便宜的40SW铝壳弹,其实都挺猛的,PF170以上就没有问题。很弱的40SW弹如Tula 40SW则推不动Glock G40这种特别重的套筒和原厂复进簧组合,但是它的威力其实只相当于9mm。如果很想打这么弱的弹,我估计换比较软的复进簧就可以了。

6 个赞

再加一个小细节,如果带在包里,推荐使用trigger guard holster,防止扳机被误碰
这东西要多试甚至多用dremel改才能找到合适的松紧度以及和枪灯的兼容程度。

1 个赞

一直在等Gen 5… 好像Glock 10mm好久没有更新换代了。

gen5少一根pin,未必适合10mm。除非您是左手为主,gen5在使用上没什么区别

460Rowland口径,威力可以达到点44马格南。 弹壳也是比45ACP略长。 换个枪管就行。不必专门买枪。 也可以跟45ACP混着打。 但偶尔也会因为抓弹钩没有抓住弹,45ACP弹深入枪膛打不响。

Gen4的那个Groove不适合我的手,打磨又太费劲,还是再等等看有没有Gen5出来

现在各个大厂都意识到10mm是未来趋势,所以10mm新枪选择很多,不是只有glock。P320, XD, MP这几年都出了现代化的10mm光瞄击针塑料枪

Glock 20SF gen 3 十年以上老用户进来捧一下场,听说格林兰警察佩戴Glock 20以经20多年了,就是用来防北极熊的。本人试射的经验是,Glock 10mm的可控程度比.44的左轮(本人的S&W 629)要强多了。

2 个赞

想用Glock 20射击.40, 如果不放心的话,买根wolfe的conversion barrel,也就100块钱,俺有一个,直接用glock 20的弹夹,打过几百发都没有故障。

2 个赞